從前,普陀山上有座廟,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,他們師徒二人在寺廟中相依為伴。
有一天,老和尚給小和尚出了一個問題:「一個愛清潔的人和一個不愛清潔的人一同從外面回來,是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,還是不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?」
小和尚搔了搔頭皮,迅速地答道:「當然是不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,因為他身上髒得很。」
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,未置可否。
小和尚以為自己回答得不正確,又馬上改口說:「一定是那個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。」
老和尚問:「為什麼?」
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說:「那還不簡單,愛清潔的人有愛洗澡的習慣,不愛清潔的人沒有愛洗澡的習慣,只有愛清潔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。」說完,小和尚等待師傅的誇獎。
出乎意料的是,老和尚不但沒有誇獎小和尚,還說小和尚沒有悟性,小和尚更加莫名其妙了。
「兩個都得去洗澡,愛清潔的有洗澡的習慣,不愛清潔的需要洗澡。」小和尚只有這樣回答了。
可師傅的臉色告訴他,又錯了。
小和尚只剩下最後一個答案,於是怯生生地回答:「兩個都不去洗澡,原因是愛清潔的人很乾淨,不需要洗澡,不愛清潔的人沒有洗澡的習慣。」
他剛說完老和尚滿意地說:「其實,你已經把四個答案都說出來了,但你每次都認准一個是正確的,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,因此,單單拿出一個都不是正確的答案,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,尤其是在與人交往中,有時並非因為做得不對,而是沒有全面地考慮問題。世界是豐富多彩的,一個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。」
修身養性:生活中的問題,並非只有一個答案,所以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固定的答案而去爭辯是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