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

三個小故事



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。太陽高掛,街道無人。這時,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,他進了一家旅館,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枱,說想先看看房間,挑一間合適的過夜。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,店主抓了這張1000元鈔,跑到隔壁屠戶那裏支付了他欠的肉錢。

屠夫有了1000元,橫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本錢。豬農拿了1000元,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。那個賣飼料的老兄,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。有了1000元,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。此時那人正下樓來,拿起1000元,聲稱沒一間滿意的,他把錢收進口袋,走了……

這一天,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,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,可鎮上所有人的債務問題都清了,大家很開心。」

故事有趣逗人,可這道理是非常深刻的。它說出了財富的來源 ---- 資本流通。故事中沒有這 1000 元的流通,每個人都債台高築,有了這 1000 元的流通,每個人都不欠錢了,也就是說,實際效果是每個人都賺了 1000元,還清了債務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news/bgq8m2n.html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假設一個市場,有兩個人在賣燒餅,有且只有兩個人,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、燒餅乙。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。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(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)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。

故事開始了……
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,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,現金交付。
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,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,現金交付。
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,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,現金交付。

……

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(包括看故事的你)燒餅的價格飛漲,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。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,那麼誰都沒有賺錢,誰也沒有虧錢,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“增值”了!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“財富”,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,“市值”增加了很多。

這個時候有路人丙,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,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,他很驚訝。一個小時以後,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,他更驚訝了。又一個小時以後,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,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,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,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,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,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“目標價”(在股票市場,他叫股民,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)。

在燒餅甲、燒餅乙“賺錢”的示範效應下,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,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,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,燒餅價格節節攀升,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,因為很奇怪:所有人都沒有虧錢。 。 。 。 。 。

這個時候,你可以想見,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,即誰的資產少,誰就真正的賺錢了。參與購買的人,誰手上沒燒餅了,誰就真正賺錢了!

1、燒餅不是錢,正如股票不是錢一樣。一旦開始進入交易環節,股票和燒餅都只是個符號;

2、從燒餅脫離成本價開始,你任何時候賣都是對的。別人賺得更多與你無關,最關鍵自己賺了就好;

3、價格越高,資產越要兌換成鈔票,而不是相反,否則,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。

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





我們來看這300年前的經濟學故事:

  愈強調儲蓄的社會,會讓社會越貧窮。當每個人減少消費,而把所得都都轉到儲蓄,社會整體的消費減少;連動著讓生產跟著減少;生產減少導致所得減少;所得減少讓人人視「儲蓄」(安全感)很重要,於是減少消費增加儲蓄,於是消費又更減少,因此陷入貧窮的循環。

  來看下面的例子:有三個窮光蛋,理髮師、裁縫師及修鞋匠。




  因為沒錢,所以都不消費,他們的經濟狀況如下:




  假設一般消費價格如下:

  理髮:50元
  修鞋:50元
  補衣:50元

  現在理髮師要去參加他朋友的婚禮了,他跟朋友借了100元,於是:

  理髮師→用50元修鞋,50元補衣。裁縫師→用賺到理髮師的50元修鞋。

  修鞋匠→用賺到理髮師的50元和裁縫師的50元去理髮和補衣服。

  裁縫師→用賺到修鞋匠的50元去理髮。

  最後理髮師再將賺到裁縫師50元和修鞋匠的50元(合計100元)再還給朋友。



  現在三個人跟當初一樣還是沒錢,但是生活品質卻改善了!



  儲蓄的矛盾原文為The paradox of thrift,應該翻譯成節儉的矛盾比較合適,因此論點我會用在其他地方,故翻譯成”儲蓄的矛盾”。

  ”儲蓄的矛盾”並非完美的理論(其實世界大多數的理論都沒有完美的),美國20世紀經濟大蕭條的時候,美國人看淡前景,因此不消費把錢儲蓄起來,也因此導致產品滯銷,公司裁員,變成經濟蕭條,後來美國人推崇凱因斯的這套理論,認為不斷的消費,即使花費未來的錢也在所不惜,因為這樣的消費下,美國經濟開始好轉。也因為過度的借貸與消費,在2007年爆發金融海嘯。

  其實,個人把借貸來的錢做投資,政府把錢(公債)拿來做擴大內需與投資先進科技,都是很好的方式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「安倍經濟學」,他讓日幣貶值與通貨膨脹,這讓人民降低手上保留現金的意願,加上銀行利息降低,使得人民把手邊的現金拿出來消費。連帶因為日幣貶值,讓外國旅客更願意到日本消費,這招其實也是「儲蓄的矛盾」的一種運用。

  凱因斯除了”儲蓄的矛盾”外,另一個"挖洞理論"也很有名。意即當社會經濟蕭條,由政府出資,讓人民挖一個洞,就可以創造出工作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挖一個洞後,再把這個洞補起來,同樣又可再一次創造出工作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。這樣的論點,需要看執行的條件。

  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,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(Herbert Clark Hoover)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及加速美國西南部地區的繁榮,動工5000人興建胡佛水壩(Hoover Dam),並於第32任總統羅斯福(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)任內完工,這是一個由國家發動內需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的正面例子。